Back

輔導者的修為

(Trials and Challenges of a Mental Health Worker)

張包意琴、李永浩

ISBN : 978-988-8083-81-7


Anthropology, Sociology, Psychology

April 2012

236 pages, 5.5″ x 8.5″


Paperback
  • HK$160.00


哪管你是陪伴過多少病人度過生命最後一刻的醫者,面對家人逝世,能不也經歷錐心之痛?

哪管你輔導過的人不計其數,每當協助身心遍佈傷痕的當事人時,能不牽動慈悲之情,讓他們逾越專業界線,導致輔導舉步維艱?

哪管你是有無限愛心的善別輔導者,一旦觸動對死亡的恐懼,能不也猶豫卻步,對著滿面哀愁的喪親者,難以同行?

當事人悲傷絕望時,可以轉向輔導者求助。但輔導者對著當事人而觸動傷痛時,又可以到哪裡找尋滋養,找到「陽光、空氣、花和水」?

《輔導者的修為》從輔導理論、文化和輔導者的親身體會出發,回應這個問題。

張包意琴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名譽副教授,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執行委員會委員。張博士擁有三十二年的臨床輔導經驗,協助情緒受困的當事人尋找出路。主編《脫困:在一念之間》、《久違了的自己》、《誰偷走了我的快樂》和《天上人間》。李永浩教授,前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教授,任教三十年,獲教學優異獎。現兼任港大精神醫學系及中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副總監。李教授亦創立養和醫院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致力將心理學的知識傳播給醫護專業者,積極提升醫護及輔導的成效與關顧。

「本書以『修為』為題,明顯地提示了輔導者的力量,不在於技術知識的增加,而在於輔導者個人內在的涵養。『修為』亦代表著這種涵養不是(至少不單是)天生的、不能改變的,而是可以通過修養栽培而擁有和提升。」 —陳麗雲,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

「坊間有許多關於輔導技巧的書籍,像這一本以輔導者的修為作為中心的,就較罕有。技巧只是基本功,修為才可把輔導工作提升至更高層次。各位立志成為出色輔導者的朋友,這是你必看的一本書。」 —蔡定國,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

「面對當事人傷痛時,輔導者如何可『放下執著』、『有情應物,不為所累』﹖作者們引用不同的中國文化觀念來闡述『苦』、『執著』、『鬱』等。從學術角度看,本書表現出作者們在推廣輔導本土化一事上的努力和心得。」 —黃富強,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