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化與香港:1945–97
(Hong Kong and British Culture, 1945–97)
ISBN : 978-988-8900-88-6
January 2026
6″ x 9″, 11 b&w illus.
- HK$150.00
Leave your email so we can notify you when the book is available.
本書探討二十世紀下半葉英國文化與香港的互動,闡明香港如何在英國去殖民化敘事中佔據一個特殊的位置,同時作為英國在停滯與衰退時期反思自身文化的偶爾對照。透過廣泛引用歷史檔案及已出版的第一手資料,《英國文化與香港,1945–97》深入研究多個主題;包括香港作為不受約束的資本主義、現代化與良好管治的場所、以及作為男性社交與性別機遇的景域。本書亦探討香港華人如何吸納英國文化,以及英國觀察者對香港回歸中國主權未來所提出的各種不同對立性預測。書末尾聲則審視英國殖民統治的延續影響。
「本書深入剖析英國文化與香港的互動——作為英國殖民管治中最成功但相對較少被研究的地區之一。作者馬翰庭巧妙地展現了英國人如何想像香港及其居民,英國人在香港的實際生活情況,以及在去殖化時期香港人對英國的看法。作者運用豐富的歷史資料,為我們帶來了這部既振奮人心又極具創意且易讀的研究專著。」
——菲利帕.列文(Philippa Levine),德克薩斯大學
「《英國文化與香港:1945–97》是一部研究細緻、考證嚴謹的著作。作者馬翰庭引用了大量豐富和多樣的史料,包括官方文件、新聞報導、學術著作及大眾話語。深入探討戰後英國及香港如何理解和詮釋香港的『英國性』。這本書在香港歷史與英國文化史研究中均屬開創性,是首部引導我們思考英國文化如何與香港歷史互動,和關注其重要性的專著。」
——江偉欣(Vivian Kong),著有《多元種族的英國性:全球網絡在香港,1910–45》(Multiracial Britishness: Global Networks in Hong Kong, 1910–45)。
「本書高屋建瓴,考證縝密,揭示英國評論人對香港轉型的多種觀點——從讚嘆其由『荒瘠之石』蛻變為活力之都,到批評其金錢至上及非白人特質。」
——麥志坤(Chi-kwan Mark),《社會史學報》(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