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選堂書法叢刊 I

雅言雋句‧匾額

(The Collective Calligraphic Works of Professor Jao Tsung-I, Volume I: Tablets)

饒宗頤

ISBN : 978-988-9880-30-9


Film, Media, Fine Arts Distributed for HKU Jao Tsung-I Petite École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

October 2005

112 pages, 9″ x 10.625″, illustrations throughout


Paperback
  • HK$120.00

饒宗頤教授的書法,是學者的書法,亦是書法家的書法。這在書法史上、甚至我國文化史上之一個罕見的例子。

因他對甲骨學、敦煌學、簡帛學及古文字學,鑽研極深,故對甲骨、楚帛書、侯馬盟書、流沙墜簡、楚地出土竹簡等出土古物上文字、涵泳體會,能以其堅勁線條及濃厚個人氣格之結體,寫出這些古文字。把古代一些不是書法家所寫的字,變成他自己面目的古文字書法作品。

饒宗頤教授對前人書畫藝術有特高觀察力及轉化能力。他的書法能夠寫出各種不同形象,卻又能保持強烈個人面目。他博覽古人書法作品,能一下子抓著其特徵,用自己筆法寫出來。

他一直主張,師法古人,一定要能抓住古人用筆用墨的規律與特點,而不必步步跟隨,唯恐不似,要有不似之似,這才是善取古人之長。本書所收饒教授百餘件作品,可見他如何實踐他這種主張。

在工具使用上,饒教授主張是要發揮每一種工具的特點,使用不同的筆、墨、紙來創作,就必需發揮這些工具的特性。

本書這一批作品,可以清楚地見到饒宗頤教授,不單是一位學者書家,更是一位能集上下數千年書藝精髓的宗師。